卢恩俊文化随笔:由《腊日猎》说“蜡腊猎”
2024-01-15 13:41:3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文|卢恩俊

  进了腊月,看着这个腊字,想到许多。现代汉语中的“蜡腊猎”三个字,右边都是个“昔”字。《说文·日部》释昔字为“乾肉也”。其繁体的“獵臘蠟”三个字,右边都是与“鼠”相似的“巤”字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是“獵”的省略,表示捕猎。这三个与捕猎、干肉相关的汉字,演绎着中国祭祀文化的前世今生。

   所以,在古代祭祀诗词中,“蜡腊猎”这三个字出现的频率颇多。而唐代姚合的《腊日猎》,是我见过唯一将此三字纳含其中的一首腊日诗:“健夫结束执旌旗,晓度长江自合围。野外狐狸搜得尽,天边鸿雁射来稀。苍鹰落日饥唯急,白马平川走似飞。蜡节畋游非为己,莫惊刺史夜深归。”此诗题目《腊日猎》,腊日是古代祭祀的日子,是年终岁末祭祀祖先、祭拜众神、庆祝丰收的节日。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—个月(腊月)举行,后自南北朝时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。由于古代腊祭习俗主要是“肉祭”,“蜡猎”也就成为腊月的一项重要活动。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,以捕获的禽兽作为“牺牲”进行祭祀活动。《风俗通》亦有记载:“腊者,猎也。因猎取兽祭先祖,或者腊接也,新故交接,狎猎大祭以报功也。”由此可见,“腊”也有打猎的一层意思,集中狩猎的腊月也被称作“猎月”,用打来的野兽进行腊祭,祭祖先,祭百神,也被称作“猎祭”。

  猎祭早在《孟子·万章下》便有记载:“孔子随鲁人之猎较。猎较者,田猎相较,夺禽兽得之以祭。时俗所尚,以为吉祥。孔子不违而从之,所以小同於世也。”可见,那时猎较以祭就成为时尚风俗,而姚合所处的唐朝,腊猎之俗更是盛行,所以唐朝描写腊日狩猎的诗最多。姚诗写了刺史帅军“蜡节畋游”、架鹰走马围猎的场景。腊猎既是古代一种热行的风俗,而军队通过狩猎,一来可获取腊祭的猎物,二来也锻炼了勇士的骑射合作能力。但姚合的诗题为“腊日”,诗中又出“蜡节”,题文“腊蜡”二字双现,这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,古意蜡腊是相通的,且均与祭祀有关。《玉篇·月部》:“腊,蜡也。”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中》“劳农大享腊”,刘昭注引秦静曰:“古礼,出行有祖祭,岁终有蜡腊。”蜡腊,统言之,都为祭祀。细言之,祭百神为蜡、祭先祖为腊。《康熙字典》注释:“臘祭先祖,蜡祭百神。”可见,猎→腊→蜡,三字之间是扯不断的关系。

   远古的“蜡”,内涵是极其丰富的,不像现代汉语中仅仅作为蜡烛、蜡梅等名词的诠释,它代表的是一项举国上下重视的祭祀活动。早在《史记·补三皇本纪》中记载:“神农氏,始教耕,于是始作蜡祭,以赭鞭鞭草木。”这是蜡祭的源头。描写祭祀最早的诗歌也是神农氏部落首领祭祀时唱的蜡辞:“土反其宅,水归其壑,昆虫毋作,草木归其泽……”在最隆重的献祭仪式中,人们唱着祝辞,期待万物合于自然,农事年丰,周而复始。

   同时,岁终蜡祭,还有息民之意。《周礼·春官》曰:“国祭蜡,则吹《豳》颂,击土鼓,以息老物。”息民使民欢也是蜡祭活动的另一本意。早在《诗经》中描写民间在冬季来临后,稻黍酿酒、烟熏驱鼠、清扫垃圾、准备新衣、备好祭品,祭祀迎新,人们还“朋酒斯享,日杀羔羊,跻彼公堂,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”,这和现代人过大年何其相似。难怪孔子当蜡宾(年终祭祀的助祭人)时,其弟子子贡目睹蜡祭盛况,感叹:“一国之人皆若狂。”后有学者将蜡祭称为“中国古代的狂欢节”。

   随着历史演变,自汉朝蜡腊合二为一祭,统称“腊祭”,这节典承载的内涵就更丰富,在民间影响也更为广泛,自然“息民求乐”之意也就更浓厚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十三引蔡邕《独断》曰:“腊者,岁终大祭,纵吏民宴饮。”汉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炮羔,斗酒自劳。”西晋裴秀《大蜡》诗形容了蜡节的盛况:“有肉如丘,有酒如泉,有肴如林,有货如山,率土同欢,和气来臻。”至此,腊祭不仅是国之大祭,也是家之必行,成了民间普遍重要的节日,不仅是严肃恭敬的祭奠,也是民欢的节日庆典。

   现在,这延续下来的“腊”,虽然已不与“猎”相系,人家也不再需要腊猎,节俗也由田猎、祭祀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腊节系列活动。但自腊八节开始拉开过大年的序幕,腊日的祭五神、十五的祭玉帝、二十三的祭灶王、二十四的岁除日,二十五的接玉皇、二十九的小除夕,直至大年三十拜神祭祖以及正月里的一串节日,依然有腊肉、腊货、腊味、腊酒等一串带“腊”的年货纷纷登场的身影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