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卢恩俊立秋,是“二十四节气”之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起始。 说起四个节气之首的汉字,是个很有意趣的事儿。春是阳光下破土而出的芽儿,夏是烈日下辛苦劳作的人儿,秋是催促节气更替的虫儿,冬是表示年终的绳儿,这四个字眼,童话般串联起二十四节气的农事。品读四立之一的“秋”,更有一串闪光的字眼与它同辉同趣。 “秋”是一只蟋蟀。“秋”在早期的古文字中,有很多不同字体,虽写法各异,但基本上是一只小虫子的象形,尤其像一只蟋蟀。蟋蟀鸣秋...
咬 秋卢恩俊在中国节俗中,关于“吃”的习俗繁多,而用一个“咬”字领名的节俗,在众多节气中,数来只有立春和立秋了。立春咬春,寓意迎新,而立秋咬秋,则为尝新了。进入秋季,田园瓜果陆续成熟,处处硕果飘香,那值得“咬”的食材要比咬春就多的多了。各地习俗不同,比较共性的咬秋食材,是南食西瓜北吃枣。南方人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谓之啃秋”。(见民国时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)北方则吃枣,曰“咬秋”。早在宋代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...
字意说蛇齐鲁晚报 2025年02月06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金质蛇形手镯(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藏)。 □卢恩俊 蛇作为人们惧怕的一种生物,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又有着让人敬畏的一面。真正了解蛇文化、品读蛇字的演变以及它延伸出的一串别名雅称,是件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事情。 蛇在甲骨文是“虫”字的蛇形,简直就像一个上伸着菱形的头、有着长且弯曲的身体、勾着尾巴的毒蛇。金文更是突出了蛇的大肚子,像刚吞下食物的样子,这又写出了蛇的贪婪形...
2022年,山东省散文学会、牡丹晚报共同举办了2022“牡丹杯”全国散文大奖赛,共收到参赛作品2300余篇,经过评委会评选,共评出一等奖3篇,二等奖5篇,三等奖10篇,优秀奖20篇,山东德州作家卢恩俊的散文《无影之水》荣获三等奖。一等奖(3名)黄清水 《在培田古村落寻梦》鲁 北 《麦穗上的呢喃》赵克明 《阴郁的春天》二等奖(5名)吴晓川 《“种福居”内种福田》刘文华 《蜜蜂飞过田园》张呈明 《父亲和牛》秦闪云 《老家什瓢》凌 鹰...
卢恩俊:山东德州人,现居南京。山东省作协会员。曾用笔名卢俊。由于痴爱字象诗,摇曳于字里诗间,故昵称字诗涧、字赤子。八九十年代开始陆续在多家报刊发表诗作。近年来致力于中国节诗文化研究随笔创作和字象诗创作,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杂志。其中发表的3篇散文随笔作品入选部分省市区初高中语文考试试卷和模拟试卷,字象诗作品入选各类年度选本。散文《咬秋》入选《与这个时代温暖相拥/读者丛书•中国梦读本》,8篇散文随笔选入...
暑天中的大暑字诗涧(卢恩俊)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暑和小暑的相同点,都是反眏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。从小暑走到大暑,已进入暑热至极的时段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六月中……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”。“暑景方徂,时惟六月。大火飘光,炎气酷烈”。大暑节令正值六月“中伏”,相对小暑,更加炎热。炎热到什么程度呢?“祝融南来鞭火龙,火旗焰焰烧天红...
一:散文《有心插柳》一文先后列入黑龙江省2018-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、河南省2019-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抽测考试语文试题等。 试卷题文:略(参考见后面的试卷原文链接)现摘选如下:A 开头交代了写这篇文章的缘由,具有总领全篇的作用,其中两处“折柳”一实一虚,文中重点对后者展开了叙述。B通过清人杨昌浚的诗句,可以看到历史上左宗棠在边疆带领士卒植柳的盛况,以及对当地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。C 文章布局合...